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合规网标识码:废气排放与处理 VOCs排放与治理 扬尘污染防治

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

颁布机构: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领域 大气环境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上位法规 下位法规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6号

 

《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经洛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9年6月26日通过,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9年7月26日审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年8月19日




 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三章 防治措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源头治理、规划先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损害担责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监管、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及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科技、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商务、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气象等有关部门和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 实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人民政府对其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县(市、区)人民政府大气环境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评内容。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问责制度。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或者对重大大气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不力,或者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八条 实行大气污染防治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