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合规网标识码:煤矿安全 非煤矿山安全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

颁布机构: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规范性文件 适用领域 矿山安全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 (国能发煤炭规﹝2021﹞29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研究制定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能源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2021年6月5日   附件: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 目 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   二、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一)井工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二)露天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三)选煤厂智能化总体设计   (四)井工煤矿、露天煤矿和选煤厂建设要求   三、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   (一)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   (二)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   (三)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技术保障   (四)资金保障   (五)人才保障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煤炭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煤炭开采利用方式的变革,提升煤矿智能化和安全水平,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分类建设,分级达标。针对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基础与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状,坚持分类建设和分级达标相结合,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矿建设、评价、验收与奖惩机制,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因矿施策,培育典型。创新智能化煤矿建设与管理模式,重点突破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发挥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带动作用。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加强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方案,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   --以人为本,安全高效。坚持把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和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建设目标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智能综采(放)、智能快速掘进、智能主辅运输、智能安全监控、智能选煤厂、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提升煤矿安全水平。   1.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   对于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煤矿,应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效和远程控制、智能安全生产水平,井下水泵房、变电所等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对于云贵基地的煤矿,应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进行危险、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新建煤矿应先行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全面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等,形成完整的智能化煤矿安全高效运维体系。   2.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   生产煤矿重点提升基础网络、数据中心、感知系统、智能装备、机器人等建设,重点建设远程操控系统、无人驾驶系统、远程运维系统、综合管控系统等,实现开采环境数字化、剥采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遥控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新建露天矿应高起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露天矿信息传输、处理、存储平台和集中管控体系,开采过程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建设露天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孪生为基础的智能开采。   3.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目标   已建选煤厂应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以主要工艺环节、重要装备、安全防控智能化为建设重点,开展无人操作设备、无人值守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洗选工艺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鼓励新建选煤厂开展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设计与施工管理,建设选煤专家知识库,开展重点生产单元、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形成完善的洗选过程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与智能决策,主要工艺环节、主要操作岗位及重要设备实现智能无人操控,建成安全、节能、环保的智能化选煤厂。   二、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智能化煤矿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技术进行深入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新建煤矿及生产煤矿应根据矿井建设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方案,明确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总体架构、技术路径、主要任务与目标。   智能化煤矿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井工煤矿、露天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可参考图1所示技术架构。   图1 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   (一)井工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1.总体技术要求   井工煤矿应建设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围绕监测实时化、控制自动化、安全本质化、管理信息化、业务协同化、知识模型化、决策智能化的目标进行相应的业务模块应用设计,实现煤矿地质勘探、巷道掘进、煤炭开采、主辅运输、通风、排水、供液、供电、安全防控、经营管理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智能联动控制。   2.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生产煤矿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可以按照“基础系统高容量-采掘系统高可靠-感知系统全覆盖-保障系统高适应”的思路,自下而上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   生产煤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煤矿实际情况与建设需求,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技术与装备升级,提高单个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逐步实现核心装备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其次,开展网络平台、数据中心等升级改造,汇聚生产工艺、环境过程信息等;最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建立相关业务智能工作流,再进行系统的整体集成,实现基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3.新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与建设目标,按照“基础系统全兼容-业务系统全关联-装备系统高可靠-数据应用多场景”的思路,在矿井设计中对煤矿智能化进行专题设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智能化煤矿建设,应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等,明确阶段任务目标及验收指标,分步分阶段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   (二)露天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1.总体技术要求   智能化露天煤矿是将信息化技术与露天煤矿开采工艺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化露天矿综合管控平台,将露天矿生产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系统等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进行露天矿生产、经营、管理全链数据集成;逐步推进露天矿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露天矿全流程的少人化、无人化生产;逐步推进核心装备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2.生产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露天煤矿实际业务特点和支撑配套条件,结合矿山智能化现状、实际需求、基础条件等因素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明确任务目标......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