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合规网标识码:危险化学品 危险货物 化学品鉴别、评估与检测 化学品分类、标签与标志 化学品进出口 燃气管理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颁布机构:化学工业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含劳动部)/ 公安部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适用领域 化学品安全 生效状态 试行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1989年2月15日 化学工业部、  劳动部、公安部 以(89)化工字第73号文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利用电石生产瓶装溶解乙炔的厂(站),不适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气的乙炔厂(站)。生产管道输送乙炔气的厂(站),应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消防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乙炔站设计规范》、《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 厂(站)的规划和建设   第四条 溶解乙炔生产由化工部归口管理,对建厂方针、生产安全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实行行业指导。   第五条 溶解乙炔的生产发展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化工厅(局)编制,经同级计经委批准,并报化学工业部备案。   第六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溶解乙炔厂(站)必须向审批单位及审议单位提交下列文件: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设计任务书;   3.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和产品的理化安全性能、对储存、运输、包装的技术安全要求;   4.工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评价;   5.预防与处理灾害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审批单位应会同当地化工、劳动、公安、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进行审议。   未纳入规划或未经批准的项目不准建设。   第七条 设计乙炔厂(站)单位,必须持有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熟悉溶解乙炔生产技术,经项目所在地省级化工厅(局)核准,方可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不得为没有批准建站的单位设计乙炔厂(站)。设计单位要对乙炔厂(站)的设计安全可靠性负责。   第八条 乙炔厂(站)选用的主要设备和重要配件,必须是经省机械部门鉴定合格批准生产的,制造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制造资格(持有制造许可证)。   设备的制造单位应对所生产的设备安全可靠性负责,不准为没有批准建站的单位提供设备。   第九条 乙炔厂(站)的初步设计,应由所在地省辖市以上(含省辖市,下同)计经委会同同级化工、劳动、公安、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进行审批,并请省级化工厅(局)参加。   第十条 乙炔厂(站)的建筑及设备安装,必须由持有施工企业资格等级证书和营业执照的施工单位承担,建筑安装单位要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第十一条 乙炔厂(站)建成后,由所在地省辖市以上计经委会同同级化工、劳动、公安、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同时省级化工厅(局)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试生产。   第十二条 乙炔厂(站)经3个月以上的试生产考核,达到工艺装置运行正常、安全设施可靠、三废处理妥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等条件后,由乙炔厂(站)提出申请,所在地省辖市以上计经委组织化工、劳动、公安、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及有关设计、使用等单位进行投产验收和产品质量鉴定。   第十三条 乙炔厂(站)经验收和鉴定合格后,持有关技术资料和审批文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化工厅(局)申请领取《溶解乙炔生产许可证》,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第三章 防火与防爆   第十四条 防火与防爆的基本要求:   1.乙炔厂(站)应对所生产和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及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严格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2.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安全管理办法的消防安全技术。   3.工厂、车间、班组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发动群众,实行综合治理,以达到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易燃爆物品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