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环文〔2025〕64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生态环境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环固体〔2025〕10号),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省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6月18日
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函〔2021〕47号)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环固体〔2025〕10号),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和严格管控填埋处置目标任务,坚持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控、末端严管、违法严惩"全过程监管体系,深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方式改革,优化利用处置方式,强化危险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确保危险废物“产量清、去向明、全利用处置",切实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到2027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能力显著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得到优化,形成全面覆盖、能力充足、适度竞争的危险废物收集和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3%以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有效提升。
到2030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控
1. 严格项目环评审批。新、改、扩建项目要严格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在环评中全面评价产生、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种类、代码、数量、来源、属性,以及产生、包装、转移、贮存等环节的污染控制措施;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明确产品、目标产物、副产物及各自执行的标准,产品应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通行标准;对拟不按固体废物管理的副产物,应符合《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明确的有关要求;严禁以再生产品、再生产物、副产品等类似名义逃避监管。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应具备规范运营必需的检测能力,环评报告应明确检测对象、检测因子及所需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2. 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三同时"管理,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在排污许可管理系统中全面、准确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代码、产生环节,以及贮存设施和利用处置等相关情况,严格落实执行报告制度,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和利用处置情况对照项目环评发生变动的,要根据变动情况依法重新报批环评或开展变动情况分析等,及时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积极探索排污许可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两证合一工作,源头把控危险废物风险,服务企业发展。
3.推进“五即"设施建设。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选择合适区域建设称重、打码、记录设施,确保危险废物即时打码入库与二维码追踪,赋予每个危险废物包装“数字身份证",推动解决以往危险废物产生端丢失、台账管理造假、危废底数不清等问题。2026年底前,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基本实现“五即"规范化建设,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二维码全过程跟踪信息化管理。支持郑州市、许昌市、安阳市开展“五即"规范化建设试点,2025年7月20日前上报试点工作方案。
(二)严格危险废物过程监管
4.促进收集便利高效。促进收集便利化,持有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许可证的单位应提供规范有序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服务。深化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推行“网格化"收集模式,明确试点单位收集的废物种类、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域范围,推动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应收尽收。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二三类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填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电子转移联单、统计年报等在线申报“反向"服务。强化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监管,严格落实三个类别收集单位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对一类收集试点全面进行登记管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