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合规网标识码:能效/能耗管理 可持续水管理 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 能源计量 节能技术/装备/改造

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2025修正)

颁布机构:合肥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适用领域 节能与资源利用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2025修正)

  (2006年6月29日合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5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2016年8月31日合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 2016年9月30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2025年4月27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改 根据2025年5月14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批准《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的决定》的决议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

  第四章 城市供水和用水

  第五章 城市供水设施维护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和用水安全,维护用户和供水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 》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用水以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第三条 城市供水坚持合理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保障城市生活用水。

  第四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城市供水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城镇供水管网应当依据城市供水发展规划逐步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第五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用水工作。

  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发展改革、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供水、用水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或者污染供水水源、损害供水设施和违法用水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

  第七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优先保障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的原则,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

  第八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第九条 城市供水水源应当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保护地下水,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得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

  第十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保障城市生活用水。

  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应当建设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饮用水源地,不具备多水源条件的地区,应当建立与相邻地区互通互联的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应急备用水源的供水量、水质应当符合城市供水应急预案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制定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及改造年度计划、老旧居......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