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颁布令:法释〔2025〕5号 颁布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司法解释 适用领域 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5年4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7次会议、2025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规定的“同一种商品、服务”:

  (一)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名称、实际提供的服务名称与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名称相同的;

  (二)商品名称不同,但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种商品的;

  (三)服务名称不同,但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场所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种服务的。

  认定“同一种商品、服务”,应当在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和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进行比较。

  第二条 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规定的“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一)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的;

  (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的;

  (三)改变注册商标颜色,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

  (四)在注册商标上仅增加商品通用名称、型号等缺乏显著特征要素,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

  (五)与立体注册商标的三维标志及平面要素基本无差别的;

  (六)其他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

  第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因实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至第二百一十五条 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因实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至第二百一十五条 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既假冒商品注......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