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2023修订)

颁布令: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 颁布机构:国家档案局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适用领域 知识产权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2023修订)

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已经2023年4月7日国家档案局局务会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陆国强

2023年8月8日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第三章 设施设备

  第四章 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保护、鉴定与处置

  第六章 档案的利用、开发、统计与移交

  第七章 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推进企业档案科学、规范管理,服务企业各项工作,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按照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企业开展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五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档案工作的领导。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责任制,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档案工作经费应当列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为档案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 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中央所属文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各级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档案部门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境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企业应当按照资产归属关系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业务监督和指导关系向档案主管部门或母公司(投资主体)报送企业年度档案工作情况。中央企业总部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报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企业委托档案服务时,应当按照合法、安全、可控的原则选择依法设立的具备相应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受托方,签订委托协议,约定服务范围、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内容,并对受托方进行监督,保证服务质量,确保档案安全。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第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规模和管理模式设置档案部门(机构)或者确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机构),配备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满足档案保管利用和业务监督指导的需要。其中档案保管利用人员数量可以根据馆(室)藏档案数量及年度档案增量等确定,档案业务监督指导人员数量可以根据内设部门数量、所属单位数量、项目数量等确定。

  中央企业、地方国有大型企业应当在总部设立负责档案工作的职能部门。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规定设立档案馆。

  第九条 企业应当确定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档案部门负责人。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档案专业负责人(档案总监),履行建立档案工作体系、审核专业技术标准、组织实施专项工作、服务主营业务等职责。

  第十条 企业档案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规范;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档案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三)监督和指导各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鉴定、整理及归档工作;

  (四)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处置、利用、开发、统计等工作,并......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