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法规全文
操作说明
法规全文 法条导读
<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个交叉执行典型案例

颁布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级别 司法解释 适用领域 知识产权 生效状态 在用
法规摘要 修订记录 相关文件
全文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个交叉执行典型案例

(2024年7月3日)


  案例1: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某升化工公司执行实施案——四级法院内外联动、协同执行,以强制托底促进执行和解、彰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温度

  案例2:某银行太原分行申请执行山西某饭店金融借款案——上级督促执行三级法院协同发力妥善执结积案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案例3:某物流公司与某银行、某钢铁公司等执行监督案——通过上级法院指令其他法院执行实质化解积案

  案例4:某农村商业银行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提级合并执行,避免下级法院重新评估拍卖,有效提升执行效能

  案例5:内蒙古某矿业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通过提级集中执行推动债务集中化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案例6:青岛某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等增资纠纷执行案——对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的复杂案件,指定相应地方执行,便于府院联动加快财产处置实现共赢

  案例7:某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某酒店管理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三级法院协同执行,有利于充分发挥执行工作“三统一”机制优势腾退复杂房产

  案例8:单某某与吴某某离婚纠纷执行案——因对判决不满交叉到异地法院执行,通过释法明理,当事人消除误解主动履行

  案例9:苏州某电器公司涉劳动争议系列纠纷执行案——交叉集中执行与立审执衔接配合助力44名工人解“薪”事

  案例10:王某某申请执行案——对存在消极执行的案件开展交叉执行有利于强化执行监督

  案例1

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某升化工公司执行实施案

——四级法院内外联动、协同执行,以强制托底促进执行和解、彰显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温度


  【基本案情】

  申请执行人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被执行人某升化工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执行一案,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26日作出生效判决,判令某升化工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使用四川某瑞化工公司的涉案技术秘密所生产的三聚氰胺产品,销毁其年产10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一期)中涉及涉案技术秘密的设备等,并赔偿9800万元。2023年2月6日,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立案执行,并将某升化工公司的金钱给付义务执行完毕。但某升化工公司对于生效判决确定的销毁设备等行为义务一直未主动履行,因拆除、销毁案涉设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危险性,成本巨大,且对员工就业、企业经营、金融稳定、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执行程序陷入僵局。最高人民法院遂对本案进行挂牌督办,协调案件所涉四川、广东、山东三地九家法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本案提级执行,并由该院院长担任审判长,通过发送司法建议、依法传唤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公开招标拆除企业等多种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同时坚持能动执行理念,由上级法院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促进当事人执行和解。2024年1月28日,经三级法院多次组织磋商,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一揽子”解决本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某专利侵权案的执行,并促进了另外两起关联诉讼案件的化解。

  【典型意义】

  本案是全国执行标的最大的知识产权案件之一,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交叉执行第一案”。在本案中,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统一部署,三地多家法院共同参战、协同推进。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与当地党委、政府和被执行人上级主管部门密切沟通、释明利害,最终实现破局,促成双方对本案及后续系列诉讼纠纷达成和解。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专利许可费等,让已有设备持续创造经济利益,也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积极价值”,代替拆除设备的“消极价值”,既成功兑现胜诉权益,又让地方龙头企业实现已投入生产线的合法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执行一个案件,保护两方企业,保障两地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为依托交叉执行工作机制解决行为类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案例2

某银行太原分行申请执行山西某饭店金融借款案

——上级督促执行三......

未登录只显示部分原文内容 继续阅读> 登录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