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总量突破500万件,其中70%与企业用工不规范直接相关(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企业若想避免“踩雷”,必须从程序合规(签约、公示、支付等流程)和实体合法(合同内容、薪酬制度、工时管理等)双维度构建防火墙。
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30+部法律法规,梳理出企业用工的36项核心风险点及应对策略,文末附工具包助您落地执行!
一、程序合规篇:从入职到离职的12项关键动作
1. 劳动合同签订:书面合同是“护身符”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82条:“未签合同满1个月,支付双倍工资。”
实操要点:
√ 签约时限:入职30日内必须签订合同,试用期也需包含在内(《劳动合同法》第19条)。
√ 必备条款:必须包含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工作岗位、薪资结构、社保缴纳等9大核心条款(《劳动合同法》第17条)。
√ 案例参考:某公司因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绩效奖金”,被法院判决支付员工5万元差额!
× 风险点:使用空白合同、仅签电子版,或让员工“倒签”日期,均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2. 制度公示:民主程序不能“走过场”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章制度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公示告知。”《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第19条:“未经民主程序的制度对员工无约束力。”
实操要点:
√ 民主程序:发起会议:提前15日通知员工,留存签到表、会议记录、表决票扫描件;内容协商:对涉及薪资、考勤等切身利益的条款,需经2/3以上员工同意。
√ 公示方式:物理公示:在办公区张贴栏张贴,拍照存档;数字公示:OA系统公告需设置“已读回执”功能,邮件发送需员工确认签收。
× 风险点:仅口头传达制度,或仅在内部群发布未留痕,员工可主张“不知情”从而拒认制度效力!
3. 工资支付:银行转账+清单明细不可少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6条:“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企业需制作工资清单,载明项目、金额及支付时间。”
实操要点:
√ 支付方式:禁止现金支付:现金支付难以追溯,易引发争议;银行转账备注:需注明“XX月工资”,避免被认定为“借款”。
√ 记录留存:保存至少3年的工资流水、签收记录及员工签字的工资条;每月通过邮件或系统向员工发送工资条确认通知。
× 风险点:未明确薪资构成(如基本工资+绩效),或随意扣减工资,可能被认定为“克扣工资”(《劳动合同法》第85条)!
4. 社保缴纳:全员参保+基数合规是底线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第12条:“未按时足额缴费的,按日加收0.5‰滞纳金。”
实操要点:
√ 参保范围:包括试用期员工、劳务派遣人员、退休返聘人员(非劳动关系除外);禁止“阴阳合同”:不得以“劳务协议”规避社保责任。
√ 基数核定:按员工实际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申报基数,不得按“基本工资”或“合同金额”一刀切。
× 风险点:未缴社保或基数不足,员工可主张补缴并索赔损失(《社会保险法》第86条),企业信用评级将受影响!
二、实体合法篇:5大高频场景的合规操作
场景1:员工离职管理:协商解除是“最优解”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一致可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48条:“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双倍补偿)。”
实操要点:
√ 协商话术:明确解除理由:“因公司业务调整,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提前通知:协商成功后需出具书面协议,注明“双方无争议”。
√ 文书规范:离职证明需写明“劳动合同于XX日解除,双方权利义务终止”(避免“自愿放弃补偿”等表述)。
× 风险点:以“员工能力不足”为由单方解雇,但无培训记录或考核证据,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场景2:加班费支付:审批流程决定企业“生死”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44条:“延长工作时间按150%-300%支付工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三)》第9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实操要点:
√ 审批制度:员工申请加班需填写《加班申请表》,注明事由、时长,经直属领导和HR签字批准;紧急情况需事后24小时内补签。
√ 支付标准:平时加班:≥150%工资;休息日加班:≥200%工资(或调休);法定假日加班:≥300%工资(不得调休)。
× 风险点:员工自愿加班却未申请,企业仍需支付加班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
场景3:女职工保护:特殊规定必须“不折不扣”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6条:“怀孕7个月以上不得安排夜班或延长工时。”《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14条:“产假不少于158天,男方陪产假15天。”
实操要点:
√ 禁忌岗位管理: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四级体力劳动等岗位(《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孕期女职工禁止从事高温、低温等作业。
√ 产假管理:严格审核请假材料(如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避免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产假期间工资按生育津贴或原工资发放(《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8条)。
× 风险点:安排哺乳期女工通宵值班,可能被罚款5000-3万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23条)!
场景4:劳务派遣用工:三性岗位是“红线”
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4条:“用工单位不得将派遣员工再派遣至其他单位。”《江苏省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18条:“跨区域派遣需备案。”
实操要点:
√ 岗位限制:劳务派遣仅限临时性(≤6个月)、辅助性(非主营业务)、替代性(原员工临时离岗)岗位;主营业务岗位不得使用派遣工(如销售岗、生产岗)。
√ 合同管理:派遣协议期限需与用工需求一致,避免“超期用工”;明确约定社会保险由派遣单位承担,避免连带责任。
× 风险点:将正式员工转为派遣工,可能被认定为“逆向派遣”(《劳动合同法》第65条),企业需承担违法成本!
场景5:商业秘密保护:保密协议≠免责金牌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可约定保密义务,但竞业限制期限≤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36条:“违约金不得超过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
实操要点:
√ 分级保密制度:根据岗位重要性划分保密等级,核心技术人员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商业秘密范围需明确(如客户名单、技术配方)。
√ 竞业限制管理:限制地域需与业务范围相关(如长三角地区);期限内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否则员工可主张协议失效(《劳动合同法》第23条)。
× 风险点:保密协议未明确商业秘密定义,或竞业限制期限超过2年,协议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三、长效风险管理工具包
工具1:《用工合规自查清单》
检查项:合同签订率(是否100%书面合同?)制度公示记录(是否有签到表、照片或系统日志?)社保缴纳基数及比例(是否符合当地规定?)加班审批流程(是否全员覆盖?)
工具2:《标准化文书模板库》
必备文件:劳动合同(含试用期条款)、离职证明、加班申请表、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
工具3:《员工法律培训课程大纲》
课程模块:劳动法基础(劳动合同、社保、工时);合规操作指引(如工资支付、制度公示);典型案例解析(如“蘑菇定律”陷阱、违法解除风险)。
结语
企业用工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通过程序合规避免“被动挨打”,通过实体合法实现“主动防御”,才能在用工成本上升、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稳健发展。建议企业立即对照本文指南开展自查,助您构建用工“防火墙”!
来源:港城律师
作者 :刘海律师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